- 电话:
- 18937783779 18892850583
- 邮箱:
- 41640186@qq.com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沈阳沙子烘干机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1] 沈阳沙子烘干机,沈阳河沙烘干机,沈阳小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河沙烘干机,沈阳一体式沙子烘干机,沈阳沙子烘干机厂家。
沈阳下辖10个区、2县,代管1县级市,全市总面积逾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常住户籍人口825.7万人,市区户籍人口728万。2015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7280.5亿元,比2014年增长3.5%。[2]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两千三百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截至2015年,沈阳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浑南区沈中大街206-3号。[1]
区划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区(县)政府驻地
和平区
60
70
十一纬路76号
沈河区
58
70
盛京路25号
皇姑区
66
80
庐山路3号
大东区
101
99
津桥路20号
铁西区
484
114
兴华北街34号甲
浑南区
800
50
世纪路13号
于洪区
499
62.6
黄海路37号[8]
沈北新区
1098
40
中央路64号
苏家屯区
782
43.5
翠柏路14号
辽中区
1460
50
辽中区蒲西街道[9]
新民市
3318
70
新民市市府路12号
康平县
2175
35
康平县胜利街道
法库县
2290
45
法库县法库镇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环渤海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沈阳全市总面积逾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10]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沈阳地图
地貌
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东部为辽东丘陵山地,北部为辽北丘陵,地势向西、南逐渐开阔平展,由山前冲洪积过渡为大片冲积平原。地形由北东向南西,两侧向中部倾斜。最高处是新城子区马刚乡老石沟的石人山,海拔441米;最低处为辽中县于家房的前左家村,海拔5米。市内最高处在大东区,海拔65米;最低处在铁西区,海拔36米。皇姑区、和平区和沈河区的地势,略有起伏,高度在41.45米之间。
沈阳东陵区多为丘陵山地;新城子区北部有些丘陵山地,往南逐渐平坦;苏家屯区除南部有些丘陵山地外,大部份地区同于洪区一样,都是冲积平原。新民市、辽中县的大部分地区为辽河、浑河冲积平原,有少许沼泽地和沙丘,新民市北部散存一些丘陵。全市低山丘陵的面积为102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分布于东部山区的西坡,向西南渐拓。
沈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为447.2米,在法库县境内;最低海拔高度为5.3米,在辽中县于家房镇。沈阳东部为低山丘陵,中西部是辽阔平原。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30―50米。[11]
气候
唯美沈阳
唯美沈阳
沈阳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自1951年有完整的记录以来,沈阳极端最高气温为38.3℃(1952年7月18日),中心城区极端最低气温为-32.9℃(2001年1月15日),近郊近年来最低气温为-35.4℃(沈北新区2001年1月11日);之前沈阳还观测到39.3℃(1920年)的高温,和-33.1℃(1950年)的低温。[12]
沈阳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1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毫米,全年无霜期155~180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最大降雪为2007年3月4日47.0毫米的特大暴雪;夏季时间较短,多雨,1973年8月21日曾下过215.5毫米的大暴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12]
水文
沈阳市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蒲河、养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等大小河流27条,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为3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亿立方米,地下水21.2亿立方米。[13]
自然资源编辑
水资源
沈阳降雨量的2/3集中在7、8月份,并多以暴雨形式降落,多年降水量为622.5毫米,折合水量80.8亿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53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6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25亿m,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23.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8亿毫升,地下水可开采量19.34亿立方米。[14]
矿产资源
沈阳地下有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自然资源,有大型煤田2处,探明总储存量18亿吨。截至2015年,沈阳探明石油储量3亿吨,日产原油千吨以上,铁矿储量2500万吨。此外,还有铝、花岗岩、粘土等矿产资源。[14]
生物资源
沈阳市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种类较丰富,约有种子植物98科371属779种,最大科是菊科。共有植物85种,超过20种的科还有莎草科、蔷薇科、豆科、蓼科、唇形科、百合科及毛茛科等,这些科共有植物384种,占沈阳市区种子植物总数的49.3%。此区系有23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以温带性质占优势。占沈阳市区地理成分的89.3%,根据植被发生和功能以及建群种的作用,沈阳市区城市植被划分为三大植被类14个植被组和57个植被型。[15] 沈阳沙子烘干机,沈阳河沙烘干机,沈阳小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河沙烘干机,沈阳一体式沙子烘干机,沈阳沙子烘干机厂家。
人口民族编辑
人口
沈阳
沈阳
根据《沈阳市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沈阳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8106171人。其中,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95172人,占50.52%;女性人口为4010999人,占49.48%。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65290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46571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34325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1364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2年末,沈阳常住人口822.8万人,比上年增长0.59%。户籍人口724.8万人,增长0.29%。其中,市区人口522.1万人,县(市)人口202.7万人;男性人口360.2万人,女性人口364.6万人。人口出生率8.65%,提高0.92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06.8。人口死亡率8.74%,提高0.8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09%,回升0.0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7.8%。[16]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9.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05%。户籍人口730.4万人,下降0.06%。其中,市区人口529.9万人,县(市)人口200.5万人;男性人口361.4万人,女性人口369万人。人口出生率6.70‰,降低3.17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05.2;人口死亡率8.28‰,提高0.3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58‰,降低3.52个千分点。[17]
民族
沈阳铁西万达广场
沈阳铁西万达广场
沈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区。汉族是自沈阳建城(侯城)以来就开始定居沈阳的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和蒙古族。沈阳是满清王朝发祥地,自1625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自辽阳迁至沈阳,满族人口大量聚居在沈阳。朝鲜族是二战时期日本从朝鲜半岛强迁过来的移民,经过吉林和辽宁的其它市、县陆续迁至沈阳,主要聚集在沈阳西塔地区。回族早在蒙古元朝,就有先人在沈阳活动,明末清初由关内陆续迁居而来,形成了小集聚区,以后大部分是从内蒙古、阜新、朝阳等市迁入沈阳。[18-19]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沈阳有41个少数民族成份。即: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土家族、壮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藏族、达斡尔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黎族、畲族、瑶族、土族、高山族、羌族、鄂温克族、哈尼族、仡佬族、俄罗斯族、赫哲族、傣族、哈萨克族、仫佬族、鄂伦春族、水族、纳西族、珞巴族、毛南族、景颇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京族、拉祜族、塔吉克族、东乡族。[17]
沈阳三好桥
沈阳三好桥
截至2015年,沈阳少数民族人口为70504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79%。其中,满族383376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数的54.38%;朝鲜族94600人,占13.42%;蒙古族94530人,占13.41%;回族72811人,占10.33%;锡伯族54628人,占7.75%;其他36个少数民族5099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0.72%。全市有7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街道、8个民族乡(镇)和256个民族村。[17]
沈阳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截至2015年,其中满族主要聚居在东陵区、于洪区,共有113119人,占全市满族总数的29.51%。朝鲜族主要聚居在和平区、于洪区、东陵区和苏家屯区,共有65259人,占全市朝鲜族人口的68.98%。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新民市、法库县和康平县,共有58652人,占全市蒙古族人口的62.05%。回族主要聚居在沈河区、皇姑区和铁西区,共有34266人,占全市回族人口的47.06%。锡伯族主要聚居在沈北新区和于洪区,共有29503人,占全市锡伯族人口的54.01%。[17]
交通编辑
公路
环城路:沈阳一环路、沈阳二环路、沈阳三环路(
沈阳站
沈阳站
沈阳绕城高速)、沈阳四环路、沈阳五环路(规划,新环城高速)和沈阳六环路(即辽宁中部环线高速[20] 。
高速公路:沈大高速、京沈高速、沈哈高速、沈吉高速、沈丹高速、沈彰高速、沈康高速、沈阳绕城高速及辽宁中部环线高速等。
汽车站:长客总站、长客西站、沈阳站汽车客运枢纽站、辽宁省快速汽车客运站、北站长途客运站、南塔客运站、五爱客货联运总站和浑河客货联运中心。
铁路
沈阳北站(南广场)
沈阳北站(南广场)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哈铁路、沈大铁路、沈吉铁路、沈丹铁路、沈山铁路、苏抚支线和哈大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为沈阳的主要火车站,其他还有皇姑屯站、苏家屯站、沈阳西站、沈阳东站、京沈高铁新北站(规划)等。其中沈阳站、苏家屯站和沈阳西站为三个铁路特等站,沈阳站是东北客运规模最大的火车站。2015年投入使用的沈阳南站是哈大、京沈、沈丹高铁的交汇点。
航空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复合型门户枢纽航空港。桃仙机场位于沈阳都市圈的中心,为八市共用机场,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现为4E级国家一级干线机场,未来将扩建成为4F级民用机场。
桃仙机场T2航站楼
桃仙机场T2航站楼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有多条国内航线飞往全国各大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联系各国的窗口,有飞往香港、台北、澳门、台中、东京、平壤、首尔、清州、大邱、釜山、大阪、札幌、福冈、济州、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新加坡、曼谷、巴黎、吉隆坡、名古屋、温哥华、墨尔本、慕尼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普吉岛、木浦等地的国际和地区航线。至2015年,将重点开发沈阳至亚太地区、欧美地区的国际航线,计划开出沈阳至芝加哥、旧金山、奥克兰、罗马等地的国际航线。
市内交通
公交
截至2015年末,沈阳城市公交运营线路229条,其中新开、调整公交线路38条,延时16条;增加运营里程179.7公里,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到4279.4公里;公交运营车辆5381台,年内新增、更新公交车辆658台,其中增加新能源公交车500台;更换公交站牌376个,改造候车廊438个。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10.5亿人次。[21]
出租车
截至2015年,沈阳运营出租车辆2.4万台。沈阳出租车8元起车价(晚10时后9元起价),超3公里每550米加1元,超15公里每370米加1元。燃油附加费:1元。
地铁
沈阳地铁二号线
沈阳地铁二号线
2010年9月27日沈阳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使沈阳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后第七个、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地铁的城市。[22]
沈阳地铁1号线:(运营中)十三号街-中央大街-七号街-四号街-张士-开发大道-于洪广场-迎宾路-重工街-启工街-保工街-铁西广场-云峰北街-沈阳站-太原街-南市场-青年大街-怀远门-中街-东中街-滂江街-黎明广场,2010年9月27日通车运营。
沈阳地铁2号线:(运营中)航空航天大学-师范大学-医学院-三台子-陵西-新乐遗址-北陵公园-中医药大学-岐山路-沈阳北站-金融中心-市府广场-青年大街-青年公园-工业展览馆-市图书馆-五里河-奥体中心-营盘街-世纪大厦-白塔河路-全运路,2011年12月30日通车运营。[23]
有轨电车
截至2015年,沈阳有轨电车已建成4条线路,总长60公里,将苏家屯区会展中心、桃仙机场、高铁新南站、全运村、全运会运行中心、奥体中心、新区行政中心、沈抚新城等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奥体中心、21世纪大厦等综合交通枢纽站,与地铁、公交线路无缝对接。[23]
经济编辑
综述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正在建设中的沈阳经济区(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工业门类齐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到2013年为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0多家,地区生产总值7000多亿元。
2012年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在全球200个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中,沈阳名列第10,为排名前10的4个中国城市之一。(该报告以人均收入和就业率的增长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
2016年4月,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升级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沈大示范区定位为“四区一中心”,即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引领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生态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开放创新先导区、东北亚地区科技创新创业中心。[24]
2015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GDP)728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499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3440.1亿元,增长6.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7833元,增长3.2%。[2]
2015年,沈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6.2亿元,比上年下降22.8%,其中各项税收492.4亿元,下降19.3%。在各项税收中,增值税79.4亿元,下降6.8%;营业税146.5亿元,下降11.1%;企业所得税77.2亿元,下降7.6%;个人所得税23.3亿元,增长8.8%;土地增值税20.4亿元,下降69.0%;耕地占用税7.3亿元,下降72.5%;契税29.5亿元,下降23.7%。[2]
2015年,沈阳固定资产投资5326亿元,比上年下降18.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731.8亿元,下降27.2%;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410.9亿元,下降35.7%;民间投资4183.3亿元,下降15.0%。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66.4亿元,下降35.1%;第二产业投资2112.3亿元,下降16.6%,其中工业投资2111.6亿元,下降15.8%;第三产业投资3147.4亿元,下降19.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343.4亿元,下降6.6%。[2]
沈阳沙子烘干机,沈阳河沙烘干机,沈阳小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河沙烘干机,沈阳一体式沙子烘干机,沈阳沙子烘干机厂家。
第一产业
2015年,沈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8.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种植业产值265.2亿元,林业产值13.2亿元,畜牧业产值358.6亿元,渔业产值26.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1亿元。[2]
2015年,沈阳农作物播种面积65.9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2万公顷。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粮食总产量358万吨,其中水稻产量100.4万吨,玉米产量249万吨。水果产量30万吨,比上年减少0.5%;蔬菜产量537.7万吨,减少1.9%;肉类总产量98.7万吨,减少3.2%,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减少0.8%、13.1%和9.4%;禽蛋产量73.4万吨,减少7.9%;牛奶产量50.5万吨,减少2.3%。[2]
第二产业
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20.7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921.2亿元,下降2.8%;轻工业增加值699.5亿元,下降3.1%。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76.7亿元,下降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5%。汽车及零部件、建筑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产品制造业、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五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420.5亿元,下降2.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87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2%。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221.6亿元,下降11.0%。[2]
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27.8亿元,比上年下降23.7%;利润总额477.8亿元,下降30.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10.6%,比上年下降33.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99.3%,提高0.6个百分点。2015年,沈阳建筑业增加值38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601.1亿元,下降20.8%。[2]
第三产业
2015年,沈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101.4亿元,增长53.1%。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3636.1亿元,增长7.1%;乡村零售额247.2亿元,增长26.5%。[2]
2015年,沈阳进出口总额14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8%。其中,进口总额72.9亿美元,下降15.7%;出口总额67.9亿美元,下降5.0%。全年新签外商投资合同项目137个,合同外资额1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3.3%。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6.7亿美元;实现营业额11.2亿美元,增长3.0%。[2]
截至2015年末,沈阳银行机构及网点1317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035.4亿元,比年初增长11.0%;本外币贷款余额11581亿元,比年初增长12.8%。证券营业部112个。全年证券交易额552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1%。其中,股票交易额40237.9亿元,增长244.1%;基金交易额3898.5亿元,增长531.3%。
沈阳沙子烘干机,沈阳河沙烘干机,沈阳小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河沙烘干机,沈阳一体式沙子烘干机,沈阳沙子烘干机厂家。
社会编辑
教育
沈阳是东北地区本科高等院校数量最多的城市,涵盖了综合、理工、医药、农林、艺术、体育、建筑、军事、警务在内的九大类别高校。[25]
截至2015年末,沈阳普通高等院校47所(含独立学院5所),招收本、专科学生10.82万人,在校生40.40万人,本、专科毕业生10.07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1.57万人,在校研究生4.38万人,毕业研究生1.41万人。普通中学295所,在校生26.73万人;普通中专33所,在校生5.75万人;职业高中48所,在校生1.9万人;技工学校31所,在校生1.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13.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16.5%。小学274所,在校生36.51万人。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112.9%。全市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96.8%。[2]
本科院校
院校名称 成立时间 备注
东北大学
1923年
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本-硕-博
辽宁大学
1948年
211工程、省属重点、本-硕-博
中国医科大学
1931年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共建、本-硕-博
沈阳农业大学
1952年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共建、本-硕-博
沈阳建筑大学
1948年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共建、本-硕-博
沈阳药科大学
1931年
省属、本-硕-博
沈阳工业大学
1949年
省部共建、本-硕-博
沈阳理工大学 1948年 省部共建、本-硕-博[26]
沈阳师范大学
1951年
省属、本-硕-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1958年
省属、本-硕-博
沈阳大学 1906年 省属、本-硕-博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952年 省部共建、本-硕
沈阳化工大学
1952年
省部共建、本-硕
沈阳工程学院
2003年
省属、本-硕
沈阳医学院
1949年
省属、本-硕
沈阳炮兵学院 1977年 中华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直属
武警沈阳指挥学院 1984年 公安部直属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1948年
公安部属、本-硕
鲁迅美术学院
1938年
省属、本-硕
沈阳音乐学院
1938年
省属、本-硕
沈阳体育学院
1954年
省部共建、本-硕
辽宁何氏医学院
1999年
省教育厅、民办
沈阳工学院
1999年
省教育厅、民办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2000年
省教育厅、民办
沈阳城市学院
2001年
省教育厅、民办
辽宁传媒学院1991年
省教育厅、民办
沈阳科技学院 1999年 省教育厅、民办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2001年
省教育厅、独立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2000年
省教育厅、独立学院
科研
截至2015年末,沈阳拥有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37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88个,其中国家级16个,新增2个。拥有两院院士25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全年市以上登记认定的科技成果200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5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94项(国际领先20项,国际先进74项);达到国内水平62项(国内领先50项,国内先进11项)。软科学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43项。各类技贸机构技术贸易成交额152.4亿元。专利申请181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946件;专利授权903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80件。[2] 沈阳沙子烘干机,沈阳河沙烘干机,沈阳小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河沙烘干机,沈阳一体式沙子烘干机,沈阳沙子烘干机厂家。
卫生
沈阳是中国拥有三级甲等医院最多的城市之一,中国医科大学是全国四大急救中心之一。截至2015年末,全市卫生机构2156个(不含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216个;卫生院1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0个;卫生监督所12个。年末实有病床5895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4188人,其中执业医师23265人,执业助理医师1532人,注册护士28097人。[2]
体育
沈阳奥体中心
沈阳奥体中心
2015年,沈阳共举办大型赛事活动200余场次,群众性健身活动2300余场次,参与群众500万人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300余人,国民体质监测人数达11万余人。成功举办沈阳首届马拉松赛、首届国际市民体育联盟沈阳市民运动会,成功申办“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和国际市民体育联盟(IVV)市民冬季奥运会。沈阳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国家级足球培训基地”,改造建设137块足球场,129个校园足球场地向社会开放。法库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2]
文化编辑
方言
沈阳话是沈阳的地方话,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沈阳话是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语系)-汉语(语种)-东北官话(方言)-吉沈片(大片)-通溪小片(小片)。以北京官话(由北京方言和沈阳方言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沈阳话和东北其他地方的方言一样,同属于官话方言的东北官话。[27]
宗教
截至2015年,沈阳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7个市级爱国宗教团体,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89处,另有2处外国人临时基督教活动场所,全市信教群众约40万人,宗教教职人员483人。[27]
佛教是沈阳地区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宗教,于魏晋时传入辽东,唐代在沈阳地区广为传播。沈阳著名的佛教寺院较多,如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的长安古寺、东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慈恩寺、清皇家寺院实胜寺等。沈阳佛教出现过全国有名的步真、逝波等德高望重的僧尼。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沈阳共有佛教寺庙62座,僧尼喇嘛304人。文革中,市内大量佛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得以重建并恢复宗教活动。[27] 沈阳沙子烘干机,沈阳河沙烘干机,沈阳小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河沙烘干机,沈阳一体式沙子烘干机,沈阳沙子烘干机厂家。
道教是唐代传入辽宁的,沈阳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352年一名为云山的道人创建了沈阳城隍庙后,道教开始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较有名气的道教场所,如明代的斗姆宫、清代的三教堂(太清宫)等。太清宫是我省两处全国重点宫观之一(另一处为千山无量观)。沈阳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国第一届道教协会会长的岳崇岱等著名高道。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全市共有道教宫观28座,全真派道士101人。文革中,市内大量道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清宫最先得以修缮,并恢复宗教活动;全国最大的坤道院――蓬瀛宫于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7]
伊斯兰教于公元651年传入中国,传入沈阳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修建沈阳城隍庙的石碑阴文《沈阳路城隍庙功德官员题名记》中“本庙营造……东至回回五哥院墙”的字样。清康熙元年(1662年),铁氏先祖铁魁,出资兴建沈阳第一座清真寺――清真南寺,之后,随着回民人口的增多,又陆续修建了一些。历史上,沈阳伊斯兰教曾先后有张子文、朱岳坡、赵铭周等一些大阿訇在沈执掌教务活动。文革中,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被停止,清真寺遭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缮、复建了部分清真寺,宗教活动得以恢复。[27]
天主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传入辽宁。1838年,罗马教皇指令将辽东和蒙古从法国迁使会北京教区分离出来,成立满蒙教区,并将主教府设在营口,1878年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建立,这是沈阳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之一。1892年满洲教区主教府从营口迁到沈阳,沈阳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天主教活动中心。解放初,沈阳市有天主教堂10座,神职人员57人,1957年教堂合并为7座,文革中,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后,南关天主教堂等场所开始陆续修缮、建立并对外开放。[27]
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随后传入辽宁沈阳地区。1872年,英国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差会派宣教士罗约翰牧师到沈阳传教,成立沈阳东关基督教长老会,是为基督教正式进入沈阳。之后,英国大英圣公会、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朝鲜汉城东洋宣教会、英国伦敦救世军等基督教组织陆续在沈阳建立教会。9.18事变后,日本基督教侵入沈阳,并与英美等基督教争夺在沈的领导权。全国解放后,1950年,以上海基督教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40人联合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号召中国基督教徒割断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沈阳基督教徒热烈拥护这一宣言,从此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沈阳解放时统计,全市有基督教堂23座,传教人员48人,信徒3000人左右。文革时期,各教堂被关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沈阳沙子烘干机,沈阳河沙烘干机,沈阳小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沙子烘干机,沈阳大型河沙烘干机,沈阳一体式沙子烘干机,沈阳沙子烘干机厂家。